抽芯铆钉,又称拉钉或拉铆钉,属于铆钉类别之一。用于单面铆接,效率高。使用抽芯铆钉时,必须配备专用铆接工具铆钉枪(气动、电动、手动)。
一、铆接后,尾部的钉杆会断裂,断裂点是平的。钉杆折断后,不再有太长时间的暴露影响钉壳表面的外观。但是,如果铆钉杆断裂后有毛刺,钉杆露出钉壳长出来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:
1.抽芯铆钉长度。铆钉直径对应开口,长度对应铆接厚度。铆接厚度薄,铆钉长度太长,铆接后会有毛刺,钉杆外露。
2.抽芯铆钉的质量问题。可能是铆钉质量不好造成的。
3.使用的铆钉枪功率太低。如果铆钉较大,而铆钉枪的功率太小,那么铆钉枪在拉抽芯铆钉时不会一次折断,但拉两次、三次甚至更多会导致折断点出现毛刺。
二、抽芯铆钉断芯的原因?
1.钉芯拉力不稳定,断裂点力太接近钉芯拉力,或热处理处理不好,钉芯脆。
2.铆接前钉芯已经受伤。
3.铆接机爪片调整不当,不在同一平面,对钉芯起剪切作用。
4.铆枪气压不够,爪片磨损。钉芯已经被一次拉扯损坏,第二次再拉扯时会从受伤部位断裂。
三、铆钉使用时,存在芯塞不进入铆钉嘴的问题。
铆钉在使用过程中,不同规格尺寸的铆钉需要用不同的铆钉枪铆接,否则大尺寸的钉芯肯定装不进小尺寸的铆钉枪。
四、铆接后铆钉松动的原因是什么?
1.钉体不膨胀:钉芯失去张力。
2.钉体硬度过高,钉芯拉力太小,钉体没有完全扩张或扩张到底。
3.钉头尺寸过大或角度不对,导致滑动阻力过大,铆管无法完全膨胀到位。
五、抽芯铆钉铆接后,铆钉边缘表面有小斑点,会出现一些圆圈。原因是什么?
用大铆钉枪拉小铆钉时,会有圈痕。热处理时铆壳回火不当导致表面出现小斑点。
上一条: 抽芯铆钉使用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
下一条: 铆螺母的生产工艺